Wednesday, November 25, 2009

馬共和平協議

(一)和平协议成定局.陈平放下武装斗争

廿年前的1989年12月2日,马共总书记陈平在泰国合艾的蠡园酒店与大马及泰国签署了一份和平协议,象征着马共41年的武装斗争,从此结束!

当年,我有幸参与采访这个签约的仪式,见证了这个历史性的日子。廿年过后,迄今尚烙印在我脑海的深刻印象,不是三造官方式的谈话,而是当时采访场面的“乱局”及一些媒体记者的恶斗。

我说的场面“乱局”,分为两场。第一场发生在签约仪式前的11月30日晚,第二场则发生在签约仪式的当日上午。

早在三天前的11月29日,我当时服务的《新明日报》已安排我与主笔林放及摄记温华达抵达合艾,负责这次的采访任务。

我们抵步后的首要工作,是要先取得泰国官方签发的准证,以方便进入蠡园酒店的签约大厅。大马、新加坡及各国媒体也在这一日,陆续来到合艾。

11月30日傍晚时分,我们突然接到通知指陈平要在晚上9点提早接见记者。这个突如其来的转变,令我们雀跃万分之余,也庆幸提早抵达合艾。

在泰方安排之下,提早到来而能“捷足先登”的五十余名各国记者,于7点30分在蠡园酒店集合,然后挤入一辆军车被载往一个不知名的地点(事后才知道是泰马联合军事中心的办事处)。

第一次见到陈平,我只能以“惊讶”来形容。在我想象中,一个人如果年达64高龄而又经常出入森林作武装斗争,外形看来必定瘦骨嶙峋,老叟一名。

但是,出现在我眼前的陈平,却是满脸红光、面目慈祥及皮肤白润,外形似足一名养尊处优的富商。倘若在街头与他相遇,打死也不会相信他就是陈平。

陈平在记者会开场白过后,他突然发出一个问题:“你们当中有谁是来自马来西亚的?”结果,在场举手者超过一半人数。

这场提前举行的记者会,只限定记者发问六道问题,结果引起各国记者争先抢后的发问。陈平有时以泰语作答,有时也以华语、英语及马来语表达。

不过,当记者会进入高潮时,整个场面变成是以华语和英语为主导。正当原本已是人挤人及场面开始失控之际,混乱中一名泰国记者怒气冲冲的突然跳上桌面,大声呼喝抗议听不懂。

众人一时为之惊愕,陪同陈平的泰国军官立刻以泰语高声喝止,这名泰国记者才惊觉闯祸,并向陈平为他的失体而道歉。

这就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乱局”之一!

12月2日上午8点多,各国记者纷纷涌入签约大厅,人数多达近两百人。

三方代表(马共是总书记陈平、主席阿都拉昔及中委拉昔迈丁,大马是内政部秘书长旺西迪、武装部队参谋总长哈欣将军及全国总警长韩聂夫,泰国是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操哇立上将)入座准备签字时,场面开始失控。

各国记者特别是摄记及电视台摄影员纷纷涌前,有如人墙般的堵在七名代表的前面,刚好挡着坐在前排观礼的贵宾。

原本是要见证七代表签约的三百余名贵宾,看到的不见七人的签字,而是“观赏”到前面一整排记者的背部与臀部。

前几天泰方发出的准证,似乎已无效。涌上前的人群许多都没有挂上准证,就是无人理会他们是怎样进来的。

场面之混乱,泰方却不在意,更甭说他们有从11月30日晚的第一乱吸取教训。正当众人你推我挤之际,突然传出一声巨响,只见两名记者跌倒,相机碰地发出刺耳声音。

原来,这两名同属一报社的记者合作无间,以叠罗汉的方式让摄记骑坐在膊头上,再以居高临下之势拍取镜头。但是,在人挤人的情况下,两人终于站不稳,失去重心而摔跌在地。

这就是我印象中的第二场“乱局”!

事后,一位同行洋洋得意的对我说:“我是故意挤倒他们的!”两家敌对报在此时此刻也出“矛招”,确是恶斗奇闻!

(二)和平协议内容保密.陈平返马成泡影

1989年12日2日的合艾和平协议,可以说是在“极度混乱及场面失控”的情况之下,完成签约仪式!
在场的两百余名各国传媒代表,忘了较早前泰国当局作出的安排,结果演变成人挤人的局面,纷纷争先恐后的扑前猎取历史性的镜头。

他们在签约三方的七人代表面前筑起的人墙,无意之中档住了坐在前排观礼贵宾的视线,让三百余名贵宾只看到传媒代表的臀部,却无法目睹马共及泰马三方代表挥笔签名的那一刻!

乱局过后,就是传媒大显神通的时刻。摄影记者的首要任务,是要将拍摄到的菲林送到机场,赶上班机的时间,以准时寄返报社。而记者忙完写稿后,就是要在第一时间,通过传真机将稿件传返报社。

蠡园酒店虽然设有传真服务,但是却以张数计算,每张收费10令吉。在记者抗议之下,酒店最后同意每张收费5令吉,不过,我与数名大马同行仍然嫌贵。

当时的合艾通讯员张陕光,顿时变成大马记者的重要人物。张先生是大马多间报社的通讯员,平日都有供应稿件。所以,理想当然的,他就成为大马记者求助的对象。

我与数名同行最终乘坐张先生的甲虫车,返回他的住家借用他的传真机。我们一边传稿,还一边尝试他太太亲自做的糕点呢!

时间如流水飞逝,廿年后的今日,我们看到了前马共总书记陈平渴盼重返大马落叶归根的愿望,终于写上句号。

2009年4月30日,联邦法院三司驳回陈平的回国上诉,而联邦法院的这项判决属最后判决,意味着陈平在有生之年将无法返马定居。

原名王文华的陈平,是于2003年开始提出申请,并于2005年3月4日入禀槟城高庭,以申请返回大马故土安享余年。他当时也发表10点声明,以表露他“生于斯、死于斯”的心愿。

但他无法提呈报生纸和公民权相关文件,以证明他是大马公民,结果于2007年7月31日被高庭遂驳回申请,到了联邦法院才真正的返国之梦成泡影!

我翻查廿年前的采访记录及资料,才惊觉到当年的采访只流于表面功夫,因为我们只取得联合公报的内容,但却无法探知和平协议的详细内容。

正如陈平的律师在法庭上揭露的和平协议第3.1条款及第3.2条款,都不曾在签约当天公布天下。这不是记者当时采访失职,只是记者职权受限。可能也因基于国家机密,当局不向记者公布。

联合公报共有四个重点,只有第三个重点提及在适当时候,大马政府将会允许前马共分子自由参加政治活动而已。至于重返大马的条例如何,我们不得而告。

若你不信,请看以下我重抄的联合公报全文:
(一)泰王国政府、马来西亚政府及马来亚共产党基于和解与和平的共同愿望,达成两项关于在整个泰马边境地区和马来西亚停止一切武装活动和实现和平的共同协议:一项是泰王国政府第四区内部安全行动指挥部和马来亚共产党的协议,另一项是马来西亚政府和马来亚共产党的协议。

(二)马来亚共产党领导的解散后的前武装部队成员向泰国和马来西亚保证尊重这两个国家的法律,并为了人民的利益参加社会经济发展。泰国和马来西亚将公平对待这些成员。马来西亚政府将在适当时候允许原为马来西亚公民和成为马来西亚公民的马来亚共产党领导的解散后的前武装部队成员在马来西亚联邦宪法与法律范围内自由参加政治活动。

(三)三方确认,这项光荣的和解将为泰马边境地区和马来西亚带来繁荣、稳定和安全。

(四)马来西亚政府和马来亚共产党向泰王国政府为举行三方和谈提供方便以及促使和谈圆满成功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谢。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