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 2012
風花雪月話當年之卡拉ok
第四集(完結篇)
卡拉OK沖淡愛滋
變相成為賣笑地
1986年愛滋病正式登陸大馬後,驚惶恐懼立時彌蓋著這片大地。各城各鎮的夜生活沖擊最深,尋花問柳之徒人人變得“潔身自愛”,往日車水馬龍的風月場所,都癱瘓下來了!
這個時候,大馬衛生部急急成立“愛滋病工作隊”,同時也訓令各地的中央醫院設立特別的愛滋病房。隨著愛滋病帶菌者有增加之勢,衛生部也訂購一批檢驗愛滋病的設備,分配到國內16個醫療中心。
與此同時,內政部也加強措施,訓令移民局嚴厲檢查那些欲入境大馬的女人,特別是來自泰國者,以防止愛滋病進一步入侵,並形容愛滋病是繼毒品之後的大馬另一個公敵。
民間在恐慌之餘對“血液”尤為敏感,因為據他們所知,愛滋病除了通過精液傳染之外,帶菌者的血液也是要命的傳染媒介。在此“信念”下深受打擊最大者,乃是傳統的理髮店。
許多人光顧傳統理髮店,是因為有剃鬚服務。但在愛滋病陰霾籠罩之下,顧客反其道而行,聲明“只理髮不刮鬍鬚”。
他們擔心理髮師操用的剃鬚刀,分分鐘可能會割傷顧客少許皮毛而沾有血液,而這把剃鬚刀用了再用,誰又能保證之前的顧客,不是愛滋病帶菌者?理髮店出現此現象,正彰顯了國人當時對愛滋病的恐懼心態!
此外,凡與針筒有關的事務,也引起驚慌。除了事非得已,許多人都不願到醫院捐血或輸血。衛生部為安撫民心,保證醫院所用的針筒全部都是“即用即棄”,而此舉也總算平息了眾人的恐懼。
更為離譜的是,當時一般人也深信接觸到愛滋病人的身體任何部份,都會受到傳染,所以他們拒絕與他人握手和擁抱。這就是當年國人對愛滋病的認知,現今看來則是無知。
報章的分析報導與衛生部的講解,逐漸啟發了民智,讓國人更為了解愛滋病的病源及傳染因素。
而就在這個時刻,廣受國人喜愛的卡拉ok,終於入侵大馬了!1988年,吉隆坡掀起了陣陣的卡拉ok(Karaoke)狂潮,使到曾經一蹶不振的吉隆坡夜生活,逐漸恢復了生機。這股熱風也迅速蔓延到其他城鎮。
談起卡拉ok,必須從日本說起,因為卡拉OK是日本人發明的。它的發明人是當時在日本兵庫縣西宮市擔任沙龍樂隊鼓手的井上大佑。
1971年,井上大佑發明了8-Juke(八聲道點唱機)後,再與六位樂隊成員組成一家叫作“新月”的公司及生產11部8-Juke伴唱機,出租給當地的酒吧,讓想唱歌的人花100日圓藉電視機大小的唱機點播放一首伴奏。
不到3年,卡拉OK在日本開始大行其道,大公司紛紛剽竊井上大佑的創意,推出自己的機型。近40年後的今天,卡拉OK更成為了世界性的家庭用語。
世界多個角落都有卡拉OK,而風格各有不同。台灣是最早引進卡拉OK的地區之一,從80年代就已在酒吧出現。香港的多樣化、泰國的女性化、菲律賓的日本化、新加坡的家庭化、印尼的鄉俗化、韓國的國有化等等,都各有各精彩。
世界最龐大的卡拉OK市場,即非中國莫屬。中國各省大都市的卡拉OK歌舞廳,都在千家以上,而且目前正在向中、小城市和鄉鎮發展,規模之大可想而知。
大馬的卡拉OK市場,被形容為“普及化”,它不僅在餐館、酒吧流行,而且在美容院、髮廊及商店等場所,到處都可見卡拉OK的影子。
初期的大馬卡拉OK場所,尚屬老少咸宜,但隨著競爭的激烈化,不少的場所卻變相成為“賣笑”之地。
這些場所除了賣酒之外,也大量聘用艷女陪客唱歌,有段時期更是中國女的駐扎之地,演變成另一個“兒童不宜”的風花雪月場地。
下週預告:八十年代毛毛歌當道,李秋霞稱霸。五、六十年代脫衣舞爭寵,陳惠珍稱后!陳惠珍的一代舞后稱號,當之無愧。當她紅透半邊天之時,不但威盡馬新兩地,甚至艷名遠播至整個東南亞。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