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越南赤化西貢易手
百萬船民投奔怒海
還記得30年前一部稱為《投奔怒海》(Boat People)的影片嗎?這部震撼人心的大製作,是在越南共和國(南越)滅亡後,以越南為題材而拍攝的香港電影,由許鞍華導演,並在1982年上映。
《投奔怒海》的主要演員有林子祥、繆騫人、馬斯晨、劉德華等。此片也是大導演許鞍華執導的“越南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之前的兩部為《來客》(1978年)及《胡越的故事》(1980年)。
“越南三部曲”卻以《投奔怒海》最為經典,在香港取得的票房高達1550萬港幣,在當時的年代乃是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
在第二屆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中,《投奔怒海》更連奪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戴安平)、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及最佳新人(馬斯晨)共五項大獎。隨後於2005年在香港舉行的中國電影一百年最佳一百部華語電影選舉中,也被選為第八。
《投奔怒海》的名稱,是由武俠小說大師查良鏞所取,投資者為青鳥電影。這家電影公司是由原香港左派電影明星夏夢所創辦。
影片的外景亦是在中國的海南島拍攝。當時台灣仍然禁止由大陸工作人員參與製作,和在大陸拍攝的電影在台上映的規定,所以當時這部片在台灣被禁。
電影拍攝時正值中國與越南交惡,電影中亦有出現描述越南排華的場面。但電影的內容對共產主義亦有很深刻的批判,因此始終不能在中國大陸上映。
當時九七問題剛開始在香港浮現,《投奔怒海》對共產黨統治下政治迫害、人性扭曲的描寫產生很大震撼。在當時仍然是左、右兩派壁壘分明的香港電影圈中,《投奔怒海》在政治上顯得特別弔詭。
以大馬人的角度觀看這部電影,感觸良多,因為在這個年代,大馬也是越南船民選擇的其中一個避風港,並因此而糾纏了廿多年。
不論是在七十年代初,或在八十年代後,逃難到來大馬的越南船民面對生與死的選擇,他們的遭遇更是一部部活生生以血淚串寫而成的辛酸史,比起《投奔怒海》劇情,更有真實感。
追溯歷史,越南船民的逃亡浪潮,源自於1961年爆發的越戰。南越被北越及越共游擊隊打敗後,越戰於1975年4月30日結束。西貢易手後,不少人對共產政權感到恐懼,紛紛逃亡到亞洲及東南亞各地,人數之多則以香港及大馬最為側目。
越南船民湧入大馬的序幕,是於1975年掀開!第一批的船民湧入之後,隨後而來者有如波浪一般沖激大馬的東海岸,從1978年開始更是達到驚人的高峰期。
與此同時,為數甚巨的越南船民也湧入香港。在1978年12月,載著2700多名越南船民之《匯豐號》駛入香港,雙方僵持近一個月,最終獲准登岸。1979年2月,又有一艘載著2000多名越南船民之《天運號》駛入香港,雙方僵持多月,後來因《天運號》擱淺,船民最終亦獲准登岸。
在趕無可趕,驅無可驅的情況下,大馬政府被逼向登嘉樓州政府(舊名稱為丁加奴)“借用”位於南中國海的比東島(Pulau Bidong)作為越南船民的臨時收容所,並將之列為保安區,嚴禁外人踏足,也禁止島上的船民離開小島,以等待第三國家的收容。
比東島的面積203英畝,距離大馬半島約23海浬。這座小島原本沒有人居住,長期以來只是漁民的傳統避風港。她也是從瓜拉登嘉樓乘船前往熱浪島必經之小島。這個美麗的小島後來被船民取名為“悲痛島”,深切表達了他們的感受。
從1975年首批船民登陸,到1991年最後一批船民離開,比東島的故事就不曾間斷。船民的遭遇有歡笑也有悲傷,他們有幸運的重生,也有不幸的死亡,還有漫長的等待。第三國的收留,對許多船民來言都是重生的機會。
在那不長不短的16年期間,登陸這個小島的越南船民,人數多達25萬4000名。
下週預告:越南船民湧入大馬的浪潮,大致上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975年開始至1978年,而第二階段則在1979年開始達致高峰期。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