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集(完結篇)
阿沙哈里自白懺悔
澳爾根涉借屍還魂
非法組織澳爾根(Al-Arqam)的首腦阿沙哈里(Ashaari Muhammad)終於公開悔過,勸請他的追隨者回頭是岸,步回正軌的信仰!
阿沙哈里是於1994年9月2日在內部安全法令下被扣留。48天後的10月20日,他與7名同樣在內安法令下被扣留的追隨者包括其妻子及女婿,都承認已乖離了回教的教義,同時對此深感懊悔。
時年57歲的阿沙哈里是在全國宗教裁決理事會(National Fatwa Council)與警方安排下,在國家回教堂與多名宗教司及回教學者舉行一場對話時,發表悔過自白。
這項對話歷時約兩個半小時。對話的完整及未經接剪錄影,也於當晚在大馬電視台播放。
阿沙哈里表明他已覺悟過去所做的一切都是錯誤的。他也表白是真誠的自招,並沒有受到任何方面的施壓。他說:“我向自己保證,在上蒼的意願下,我將會使到那些以往被我誤導的人,都能步回正軌……”。
出席對話的時任全國總警長拉欣諾形容這次的對話,顯示阿沙哈里與其追隨者比在警官面前的自白,更為真實及誠懇。在表達懺悔或覺悟時,有者更因此哽咽流淚。
阿沙哈里的自白,雖然穩定了國內回教徒尤其是澳爾根追隨者的不安情緒,不過,拉欣諾認為這並不表示澳爾根的威脅已經結束。阿沙哈里的自白,只能是澳爾根課題中其中一幕的落幕而已,因為接下來引導追隨者返回正途,將是更長遠及艱辛的工作。
1994年10月28日,阿沙哈里與5名追隨者包括其妻子,因為被扣60天期滿而被有條件 釋放,限居在吉隆坡及雪蘭莪州。另兩名追隨者較後也獲釋。
獲釋後的阿沙哈里翌日返回他已離別7年的甘榜雙溪本查拉(Sungai Penchala)大本營。他在這個大本營會見五百餘名追隨者時,勸請他們勿再穿著澳爾根的長袍,並要他們取下所有澳爾根的布條及他本人的肖像。
他告訴這些追隨者,澳爾根已不存在了,他也不再是他們的領袖。他要他們走向社會,穿一般回教徒的服飾,接受正宗的回教。他坦承自己已經悔悟,他亦希望眾追隨者也能改過自新。
兩日後,阿沙哈里在這個大本營特別召開記者會,宣佈澳爾根正式解散。澳爾根的前中央級領導人也同意由即日起(1994年10月31日)放棄對前追隨者的控制及影響,同時自動解散前組織的一切結社活動。
過後,當局也安排連串的改造計劃。澳爾根的62名前高層領袖除被安排參與宗教改造課程之外,他們的子女也回到教育主流,接受正規的教育。
九十年代中期的澳爾根雖已成為歷史名詞,但在逐步邁入廿一世紀之際,她的名堂仍然不熄,甚至有傳言指她會“死灰復燃”及“借屍還魂”。
警方對此保持嚴密監視,在十餘年來持續的援引內安法令將一些可疑追者逮捕。前領導人阿沙哈里也於2002年2月再被限制居留在沙巴州的納閩,免得他受到一些特定人士的影響。
2004年10月26日,阿沙哈里在納閩的2年限居令期滿後,終於成為自由人。他返回
甘榜雙溪本查拉過著正常的生活,過後也創立了一家公司稱為魯法卡控股有限公司(Rufaqa)。這家公司的活動受到置疑,甚至被宗教局視為澳爾根的“復活版本”,而警方也展開連串行動應對。
2009年8月,阿沙哈里又有驚人創舉。他成立了一個稱為“一夫多妻俱樂部”。擁有4名妻妾與38名孩子的阿沙哈里,再度成為矚目人物。約兩年後的2010年5月13日,阿沙哈里在怡保一家私人醫院病逝,享年73。
阿沙哈里離世後約一年,大馬於2011年6月突然出現一個稱為“千依百順妻子俱樂部”的組織。這個組織是由阿沙哈里創立的另一家稱為全球兄弟公司(Global Ikhwan)設立,而主席乃是阿沙哈里的其中一名妻子。
“千依百順妻子俱樂部”的未來,留待作為另一個“話當年”的題材吧!
下週預告:八十年代的華社,出現了好幾位“奇才”。不過,這些“奇才”卻在當年狂吹的合作社風暴之下被關進牢房。眾多坐牢奇才之中,唯獨洪瑞江最“巴閉”,他在獄里不但可睡水床,還可以自由出外辦理其私人業務,地位異常特殊。
Sunday, October 16, 2011
Sunday, October 9, 2011
神秘組織澳爾根(六)
第六集
內安令扣阿沙哈里
警展開大逮捕行動
自我流亡泰國長達7年的澳爾根(Al-Arqam)首腦阿沙哈里(Ashaari Muhammad),終於回國了!不過,他是在警方護押之下,從馬泰邊境的黑木山關卡帶返大馬!
時年57歲的阿沙哈里是因為在泰國清邁持有失效的大馬國際護照,而於1994年9月2日清晨被泰國當局驅逐。他與4名追隨者在妻子及6個月大女兒陪同之下,被泰警押往曼谷機場,而阿沙哈里本人較後被泰國及移民局官員送往合艾後,再轉送到黑木山交給大馬警方。
當天傍晚6時15分許,在黑木山等候的大馬警方立刻援引內部安全法令條文扣留阿沙哈里,過後將他帶返吉隆坡警察總部接受調查。
他的妻女及4名追隨者則於當晚從曼谷飛抵梳邦國際機場時,被等侯多時的大馬警方通過特別管道帶走,避開在機場外等了約兩個多小時的百餘名澳爾根追隨者及大批傳媒。
時任全國副總警長三蘇里宣佈阿沙哈里被捕的消息時,聲明警方已作好準備應付任何可能產生的局面。不過,局勢卻異常平靜,國內也沒有發生任何暴力事件。
澳爾根對首腦的被捕,顯然是採取“靜觀其變”的態度。這個現今已是非法組織的吉蘭丹州公關阿芝哈受詢時,垣承他們不會採取任何強烈的行動。他們已有心理準備,現今所能做的,就是每天為Abuya(追隨者對阿沙哈里的尊稱)祈禱,希望他可以早日獲釋。
約一個星期後,警方鎖定澳爾根各地的“自給自足”社區,展開大規模逮捕行動。9月8日的凌晨2時許,大批警員突擊澳爾根的芙蓉“聖村”,扣留121名澳爾根信徒與他們的子女,其中一人乃是阿沙哈里的媳婦卡蒂妮馬納。
這是警方掃蕩澳爾根“聖村”的第一炮。當日被捕的其中50人,於下午在森州回教刑事法的五項條文下,被帶上法庭面控。
緊接著,警方翌日再度出動,展開全國性的掃蕩行動。這回除了直搗澳爾根的甘榜雙溪本查拉(Sungai Penchala)總部之外,也突擊其他州屬的基地包括雪蘭莪、霹靂、吉打、檳城、砂勞越及吉蘭丹。
警方在連串的大逮捕行動中,扣捕逾百名澳爾根追隨者,同時起獲大批有關澳爾根組織的書籍、海報、錄影帶、錄音帶及綠色衣物等。
時任全國總警長拉欣諾向報界主管匯報調查進展及講解警方的行動時聲明,警方是為了避免澳爾根禍國殃民,所以絕不容許這個非法組織的勢力繼續滋長。他更矢言要在一年之內,一舉將澳爾根連根拔起的消滅掉。
拉欣諾形容擁有八千餘名“死硬派”信徒的澳爾根,自成立25年以來,其力量不斷滋長,為馬來人帶來威脅,宛如“當年華人面對馬共威脅一樣”。他也透露警方收集的情報顯示,澳爾根的勢力一旦膨脹後,她將會限定華族跟從她的信仰,違令者“一律受到對付”。
全國總警長揭開澳爾根的面紗時也揭發首腦阿沙哈里的“私人野心”。警方查悉阿沙哈里的其中一名妻妾於1994年8月間,曾在約旦承認她的丈夫確實有向一批信徒及支持者坦言要在六個月內從時任首相馬哈迪手中奪過政權。
另一個更為驚人的內幕是,阿沙哈里一旦推翻時任首相馬哈迪及副揆安華之後,將會安排嘉化峇峇向元首推荐由阿沙哈里接任為首相。
警方的調查也顯示,阿澳根的成員相當精靈。他們善於制造假象,譬如為人處世溫文爾雅及彬彬有禮,但是在宣傳方面卻極盡破壞之能事,對首相及全國總警長進行非常惡毒的人格謀殺。
拉欣諾也表明,警方採取的行動,目的是要改造澳爾根的追隨者,而不是有意圖的對付他們。警方只是要對付這個非法組織的領袖,而非其追隨者。
下週預告:阿沙哈里終於公開悔過,勸請他的追隨者回頭是岸,步回正軌的信仰!
他發表悔過自白的對話與錄影,也於當晚在大馬電視台播放。
內安令扣阿沙哈里
警展開大逮捕行動
自我流亡泰國長達7年的澳爾根(Al-Arqam)首腦阿沙哈里(Ashaari Muhammad),終於回國了!不過,他是在警方護押之下,從馬泰邊境的黑木山關卡帶返大馬!
時年57歲的阿沙哈里是因為在泰國清邁持有失效的大馬國際護照,而於1994年9月2日清晨被泰國當局驅逐。他與4名追隨者在妻子及6個月大女兒陪同之下,被泰警押往曼谷機場,而阿沙哈里本人較後被泰國及移民局官員送往合艾後,再轉送到黑木山交給大馬警方。
當天傍晚6時15分許,在黑木山等候的大馬警方立刻援引內部安全法令條文扣留阿沙哈里,過後將他帶返吉隆坡警察總部接受調查。
他的妻女及4名追隨者則於當晚從曼谷飛抵梳邦國際機場時,被等侯多時的大馬警方通過特別管道帶走,避開在機場外等了約兩個多小時的百餘名澳爾根追隨者及大批傳媒。
時任全國副總警長三蘇里宣佈阿沙哈里被捕的消息時,聲明警方已作好準備應付任何可能產生的局面。不過,局勢卻異常平靜,國內也沒有發生任何暴力事件。
澳爾根對首腦的被捕,顯然是採取“靜觀其變”的態度。這個現今已是非法組織的吉蘭丹州公關阿芝哈受詢時,垣承他們不會採取任何強烈的行動。他們已有心理準備,現今所能做的,就是每天為Abuya(追隨者對阿沙哈里的尊稱)祈禱,希望他可以早日獲釋。
約一個星期後,警方鎖定澳爾根各地的“自給自足”社區,展開大規模逮捕行動。9月8日的凌晨2時許,大批警員突擊澳爾根的芙蓉“聖村”,扣留121名澳爾根信徒與他們的子女,其中一人乃是阿沙哈里的媳婦卡蒂妮馬納。
這是警方掃蕩澳爾根“聖村”的第一炮。當日被捕的其中50人,於下午在森州回教刑事法的五項條文下,被帶上法庭面控。
緊接著,警方翌日再度出動,展開全國性的掃蕩行動。這回除了直搗澳爾根的甘榜雙溪本查拉(Sungai Penchala)總部之外,也突擊其他州屬的基地包括雪蘭莪、霹靂、吉打、檳城、砂勞越及吉蘭丹。
警方在連串的大逮捕行動中,扣捕逾百名澳爾根追隨者,同時起獲大批有關澳爾根組織的書籍、海報、錄影帶、錄音帶及綠色衣物等。
時任全國總警長拉欣諾向報界主管匯報調查進展及講解警方的行動時聲明,警方是為了避免澳爾根禍國殃民,所以絕不容許這個非法組織的勢力繼續滋長。他更矢言要在一年之內,一舉將澳爾根連根拔起的消滅掉。
拉欣諾形容擁有八千餘名“死硬派”信徒的澳爾根,自成立25年以來,其力量不斷滋長,為馬來人帶來威脅,宛如“當年華人面對馬共威脅一樣”。他也透露警方收集的情報顯示,澳爾根的勢力一旦膨脹後,她將會限定華族跟從她的信仰,違令者“一律受到對付”。
全國總警長揭開澳爾根的面紗時也揭發首腦阿沙哈里的“私人野心”。警方查悉阿沙哈里的其中一名妻妾於1994年8月間,曾在約旦承認她的丈夫確實有向一批信徒及支持者坦言要在六個月內從時任首相馬哈迪手中奪過政權。
另一個更為驚人的內幕是,阿沙哈里一旦推翻時任首相馬哈迪及副揆安華之後,將會安排嘉化峇峇向元首推荐由阿沙哈里接任為首相。
警方的調查也顯示,阿澳根的成員相當精靈。他們善於制造假象,譬如為人處世溫文爾雅及彬彬有禮,但是在宣傳方面卻極盡破壞之能事,對首相及全國總警長進行非常惡毒的人格謀殺。
拉欣諾也表明,警方採取的行動,目的是要改造澳爾根的追隨者,而不是有意圖的對付他們。警方只是要對付這個非法組織的領袖,而非其追隨者。
下週預告:阿沙哈里終於公開悔過,勸請他的追隨者回頭是岸,步回正軌的信仰!
他發表悔過自白的對話與錄影,也於當晚在大馬電視台播放。
Wednesday, October 5, 2011
神秘組織澳爾根(五)
第五集
阿沙哈里被驅離泰國
澳爾根列為非法組織
動向備受矚目的澳爾根(Al-Arqam)首腦阿沙哈里(Ashaari Muhammad),在泰國自我流亡7年後,他的簽證在1994年7月20日到期。
泰國內政部已表明不再更新阿沙哈里的簽證,同時下令限他在七天內離開泰國,並要他將留在泰國的豪華巴士及四輪驅動車一起帶離。
阿沙哈里信徒之一的淡寧嘉化(Tamrin Ghafar,時任馬六甲峇株安南區國會議員)雖然早在數個星期前致函泰國,要求以“難民身份”延長阿沙哈里的簽證,但是他的請求顯然已被泰國拒絕。
泰國的態度相當強硬。她表明若阿沙哈里在期限已滿時沒有出境的話,泰國當局將會採取逮捕行動。
阿沙哈里何去何處?他不可能返回大馬,而他的原意是選擇印尼。不過,印尼官方立刻宣佈不准他入境。隨後,印尼更進一步與大馬、新加坡及汶萊發表四國聯合聲明,指澳爾根是一個“破壞本區域和平的非法組織”,並禁止阿沙哈里入境。
在離境限令結束的兩天前(7月25日),阿沙哈里聯同妻子及四十餘名澳爾根追隨者終於飛離泰國。當時有報導引述消息,指阿沙哈里眾人是前往約旦(Jordan)。
1994年8月5日是澳爾根的終結日子。這一天,全國宗教裁決理事會(National Fatwa Council)正式宣佈澳爾根是一個非法組織,故此她的一切活動都被禁止,國內的回教徒也受禁不得成為這個組織的成員。
時任首相馬哈迪解釋政府決定禁止澳爾根的因由時,表明政府有足夠證據顯示澳爾根在國內進行具威脅性及乖離正統回教教義的活動,對兒童及年輕一代存有高度危害性。
馬哈迪也強調,若現今政府不採取行動,等到澳爾根的負面影響及威脅曼延到各角落時,將會出現難以控制的局面。他也表明政府歡迎阿沙哈里回國,甚至成立政黨角逐選舉,不過先決條件是,阿沙哈里必須停止進行乖離回教教義的活動。
緊隨著全國宗教裁決理事會的宣佈,3名澳爾根信徒入稟高等法庭,要求法庭宣判禁止回教中心時任總監再納阿比汀發表誹謗言論,並要求賠償損失。針對這項訴訟事件,馬哈迪的評論是:“只要符合法律程序,我們歡迎她這樣做,因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人在中東的阿沙哈里通過傳真,從納旦發出指示勸告大馬的追隨者保持高度忍耐,一切行事必須依據國法。他要所有的追隨者在這個非常時期,冷靜面對任何的變化。
澳爾根面臨重重挫折之際,阿沙哈里會否返國成為注目焦點。他的吉蘭丹州公關阿芝哈透露阿沙哈里會於近期回國,並指阿沙哈里目前已人在泰國,正擇定日期回國會見信徒及更新國際護照。
阿沙哈里何時又藏身於泰國?這個疑團沒有獲得答案。不過,較早前已有報導指阿沙哈里與追隨者離開泰國前往約旦後,將會重返泰國的根據地,繼續自我流亡及遙控大馬追隨者的行動。
這時,警方也接獲情報指阿沙哈里已於8月20日從約旦飛抵泰國清邁的基地。時任全國總警長拉欣諾透露這個消息時,也表示不排除扣留阿沙哈里的可能性。
雖然澳爾根已被政府禁止,但是,警方綜合各方情報顯示,這個組織仍然嚴重威脅國家的安全。有鑑於此,警方有必要採取防範行動對付阿沙哈里。
1994年8月26日,內政部援引1966年社團法令第五(一)條文,在憲報上正式宣佈澳爾根為非法團體,任何人士若涉及澳爾根活動均屬犯法,警方可以採取行動逮捕他們。任何人若利用澳爾根名義向警方報案,同樣可被警方逮捕。
隨著憲法的宣佈,全國警方已奉命執行逮捕令。5名澳爾根信徒於當日下午前往八打靈再也百樂鎮警局準備報案時,當場被捕,成為第一批“自動落網”者。隨後,警方在全國各地逮捕多名派發傳單的信徒,其中包括學生。
下週預告:自我流亡泰國達7年的阿沙哈里,被泰國押往黑木山關卡,交由大馬警方處理。他的妻女及4名追隨者當晚從曼谷飛抵梳邦國際機場時,也警方通過特別管道帶走。
阿沙哈里被驅離泰國
澳爾根列為非法組織
動向備受矚目的澳爾根(Al-Arqam)首腦阿沙哈里(Ashaari Muhammad),在泰國自我流亡7年後,他的簽證在1994年7月20日到期。
泰國內政部已表明不再更新阿沙哈里的簽證,同時下令限他在七天內離開泰國,並要他將留在泰國的豪華巴士及四輪驅動車一起帶離。
阿沙哈里信徒之一的淡寧嘉化(Tamrin Ghafar,時任馬六甲峇株安南區國會議員)雖然早在數個星期前致函泰國,要求以“難民身份”延長阿沙哈里的簽證,但是他的請求顯然已被泰國拒絕。
泰國的態度相當強硬。她表明若阿沙哈里在期限已滿時沒有出境的話,泰國當局將會採取逮捕行動。
阿沙哈里何去何處?他不可能返回大馬,而他的原意是選擇印尼。不過,印尼官方立刻宣佈不准他入境。隨後,印尼更進一步與大馬、新加坡及汶萊發表四國聯合聲明,指澳爾根是一個“破壞本區域和平的非法組織”,並禁止阿沙哈里入境。
在離境限令結束的兩天前(7月25日),阿沙哈里聯同妻子及四十餘名澳爾根追隨者終於飛離泰國。當時有報導引述消息,指阿沙哈里眾人是前往約旦(Jordan)。
1994年8月5日是澳爾根的終結日子。這一天,全國宗教裁決理事會(National Fatwa Council)正式宣佈澳爾根是一個非法組織,故此她的一切活動都被禁止,國內的回教徒也受禁不得成為這個組織的成員。
時任首相馬哈迪解釋政府決定禁止澳爾根的因由時,表明政府有足夠證據顯示澳爾根在國內進行具威脅性及乖離正統回教教義的活動,對兒童及年輕一代存有高度危害性。
馬哈迪也強調,若現今政府不採取行動,等到澳爾根的負面影響及威脅曼延到各角落時,將會出現難以控制的局面。他也表明政府歡迎阿沙哈里回國,甚至成立政黨角逐選舉,不過先決條件是,阿沙哈里必須停止進行乖離回教教義的活動。
緊隨著全國宗教裁決理事會的宣佈,3名澳爾根信徒入稟高等法庭,要求法庭宣判禁止回教中心時任總監再納阿比汀發表誹謗言論,並要求賠償損失。針對這項訴訟事件,馬哈迪的評論是:“只要符合法律程序,我們歡迎她這樣做,因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人在中東的阿沙哈里通過傳真,從納旦發出指示勸告大馬的追隨者保持高度忍耐,一切行事必須依據國法。他要所有的追隨者在這個非常時期,冷靜面對任何的變化。
澳爾根面臨重重挫折之際,阿沙哈里會否返國成為注目焦點。他的吉蘭丹州公關阿芝哈透露阿沙哈里會於近期回國,並指阿沙哈里目前已人在泰國,正擇定日期回國會見信徒及更新國際護照。
阿沙哈里何時又藏身於泰國?這個疑團沒有獲得答案。不過,較早前已有報導指阿沙哈里與追隨者離開泰國前往約旦後,將會重返泰國的根據地,繼續自我流亡及遙控大馬追隨者的行動。
這時,警方也接獲情報指阿沙哈里已於8月20日從約旦飛抵泰國清邁的基地。時任全國總警長拉欣諾透露這個消息時,也表示不排除扣留阿沙哈里的可能性。
雖然澳爾根已被政府禁止,但是,警方綜合各方情報顯示,這個組織仍然嚴重威脅國家的安全。有鑑於此,警方有必要採取防範行動對付阿沙哈里。
1994年8月26日,內政部援引1966年社團法令第五(一)條文,在憲報上正式宣佈澳爾根為非法團體,任何人士若涉及澳爾根活動均屬犯法,警方可以採取行動逮捕他們。任何人若利用澳爾根名義向警方報案,同樣可被警方逮捕。
隨著憲法的宣佈,全國警方已奉命執行逮捕令。5名澳爾根信徒於當日下午前往八打靈再也百樂鎮警局準備報案時,當場被捕,成為第一批“自動落網”者。隨後,警方在全國各地逮捕多名派發傳單的信徒,其中包括學生。
下週預告:自我流亡泰國達7年的阿沙哈里,被泰國押往黑木山關卡,交由大馬警方處理。他的妻女及4名追隨者當晚從曼谷飛抵梳邦國際機場時,也警方通過特別管道帶走。
Sunday, September 25, 2011
神秘組織澳爾根(四)
第四集
淡寧嘉化涉足澳爾根
警方逮捕派發傳單者
正當澳爾根(Al-Arqam)的底牌逐一被揭發後,澳爾根的一些高層人物也疲奔於解說之中。
1994年6月杪,從泰國返回大馬的其中一名澳爾根領導人卡哈魯汀阿敏(前任雪州行政議員)帶來一項訊息,表示他們的首領阿沙哈里希望能與時任首相馬哈迪會面,以向首相解釋澳爾根的立場。
不過,阿沙哈里的訊息最終被馬哈迪拒絕。當時馬哈迪揶揄的說:“他自以為他的地位和世界領袖不相上下,可是我本身還沒有達到那種程度,因此我不能會見他……。他應該會見的人,是回教中心的負責人。”
在進一步揭發澳爾根活動之餘,時任首相署副部長阿都哈密(Abdul Hamid)再作驚人揭露,指國內每一個州屬平均約有五百名公務員參與澳爾根的活動,而他們大部份都是教育領域或政府部門的行政人員。
檳城的理科大學也有三四位講師參與澳爾根。這所大學的副校長也證實校園內約有廿至卅名學生是這個組織的追隨著。
眾多澳爾根信徒之中,最受人側目者乃是前副首相嘉化峇峇之子淡寧嘉化(Tamrin Ghafar)。當時擔任馬六甲峇株安南區國會議員的淡寧嘉化,於1994年7月初公開承認他是澳爾根的成員。
淡寧嘉化涉足澳爾根,引起部份巫統黨員的極大回響,他國會選區的巫統峇株安南區部甚至通過議案對他投不信任票,令他的政途蒙上陰影。
淡寧嘉化對他的政治前途,選擇保持緘默。不過,他卻表達了對澳爾根的忠誠,揚言除非政府能夠證明澳爾根確實擁有“凱旋之軍”及要以武力奪取政權,否則他是不會退出澳爾根的。
他承認加入澳爾根已逾一年的時間,而根據他的了解,這個組織根本就沒有奪權的意圖,更可況泰國政府已否認澳爾根擁有軍隊。他也聲稱組織領袖阿沙哈里只是教導追隨者要互相尊重,包括回教徒與非回教徒之間要以協商方式解決問題。
澳爾根是否擁有軍隊之說,警察部隊及回教中心各有說詞。時任全國總警長拉欣諾(Rahim Noor)在1994年7月中旬發表聲明,證實澳爾根並沒有在外國設立軍隊,而回教中心時任總監再納阿比汀,則依然堅持擁有足夠證據證明澳爾根擁有軍隊。
不過,拉欣諾表明警方的調查,並無法證明澳爾根沒有“妖言惑眾”,即是“以言論在精神上迷惑信徒”。他認為思想上的疑惑比設立軍隊更為可怕,因為“我們(警方)可以摧毀他們的營地,但卻不能令他們停止思想……。”
正當警方仍然嚴密監視澳爾根舉動的同時,卻傳出有澳爾根支持者派發被指是內政部會議記錄的傳單。時任副內政部長梅格朱聶否認流傳的傳單是內政部的會議記錄,因為內政部不曾召開有關的會議。
傳單宣揚教義,成為澳爾根的最新手法。儘管拉欣諾多番作出警告,但是傳單還是到處飛,而且派發傳者據稱都是澳爾根各州領導層的人物。
警方最終展開大規模行動,在全國各地逮捕41名派發澳爾根傳單及印刷品的支持者。他們被捕的地點分別在吉隆坡、雪蘭莪、吉打、馬六甲及檳城。警方是援引1984年(1987年修正)印刷及出版法令調查這些落網嫌犯。
1994年8月5日將是澳爾根的存亡日子。這一天,全國宗教裁決理事會(National Fatwa Council)將會針對是否要全面禁止澳爾根的活動作出裁決。有關決定一旦成為事實,政府將會以七大法令對付澳爾根。
這七大法令是:(一)在秘密社團法令下被控非法集會、(二)在社團法令下被控無註冊、(三)在教育法令下被控無准證經營宗教學校及小學、(四)在印刷及出版法下被控無准證印刷小冊子及定期性刊物、(五)在貿易說明法令下被控商品未標價、(六)在價值管制法令下被控出售物品及(七)在國家影片發展局法令下被控製作錄影帶。
下週預告:動向備受矚目的澳爾根首腦阿沙哈里,在泰國自我流亡7年。當他的簽證到期時,泰國內政部下令限他在七天內離境。
淡寧嘉化涉足澳爾根
警方逮捕派發傳單者
正當澳爾根(Al-Arqam)的底牌逐一被揭發後,澳爾根的一些高層人物也疲奔於解說之中。
1994年6月杪,從泰國返回大馬的其中一名澳爾根領導人卡哈魯汀阿敏(前任雪州行政議員)帶來一項訊息,表示他們的首領阿沙哈里希望能與時任首相馬哈迪會面,以向首相解釋澳爾根的立場。
不過,阿沙哈里的訊息最終被馬哈迪拒絕。當時馬哈迪揶揄的說:“他自以為他的地位和世界領袖不相上下,可是我本身還沒有達到那種程度,因此我不能會見他……。他應該會見的人,是回教中心的負責人。”
在進一步揭發澳爾根活動之餘,時任首相署副部長阿都哈密(Abdul Hamid)再作驚人揭露,指國內每一個州屬平均約有五百名公務員參與澳爾根的活動,而他們大部份都是教育領域或政府部門的行政人員。
檳城的理科大學也有三四位講師參與澳爾根。這所大學的副校長也證實校園內約有廿至卅名學生是這個組織的追隨著。
眾多澳爾根信徒之中,最受人側目者乃是前副首相嘉化峇峇之子淡寧嘉化(Tamrin Ghafar)。當時擔任馬六甲峇株安南區國會議員的淡寧嘉化,於1994年7月初公開承認他是澳爾根的成員。
淡寧嘉化涉足澳爾根,引起部份巫統黨員的極大回響,他國會選區的巫統峇株安南區部甚至通過議案對他投不信任票,令他的政途蒙上陰影。
淡寧嘉化對他的政治前途,選擇保持緘默。不過,他卻表達了對澳爾根的忠誠,揚言除非政府能夠證明澳爾根確實擁有“凱旋之軍”及要以武力奪取政權,否則他是不會退出澳爾根的。
他承認加入澳爾根已逾一年的時間,而根據他的了解,這個組織根本就沒有奪權的意圖,更可況泰國政府已否認澳爾根擁有軍隊。他也聲稱組織領袖阿沙哈里只是教導追隨者要互相尊重,包括回教徒與非回教徒之間要以協商方式解決問題。
澳爾根是否擁有軍隊之說,警察部隊及回教中心各有說詞。時任全國總警長拉欣諾(Rahim Noor)在1994年7月中旬發表聲明,證實澳爾根並沒有在外國設立軍隊,而回教中心時任總監再納阿比汀,則依然堅持擁有足夠證據證明澳爾根擁有軍隊。
不過,拉欣諾表明警方的調查,並無法證明澳爾根沒有“妖言惑眾”,即是“以言論在精神上迷惑信徒”。他認為思想上的疑惑比設立軍隊更為可怕,因為“我們(警方)可以摧毀他們的營地,但卻不能令他們停止思想……。”
正當警方仍然嚴密監視澳爾根舉動的同時,卻傳出有澳爾根支持者派發被指是內政部會議記錄的傳單。時任副內政部長梅格朱聶否認流傳的傳單是內政部的會議記錄,因為內政部不曾召開有關的會議。
傳單宣揚教義,成為澳爾根的最新手法。儘管拉欣諾多番作出警告,但是傳單還是到處飛,而且派發傳者據稱都是澳爾根各州領導層的人物。
警方最終展開大規模行動,在全國各地逮捕41名派發澳爾根傳單及印刷品的支持者。他們被捕的地點分別在吉隆坡、雪蘭莪、吉打、馬六甲及檳城。警方是援引1984年(1987年修正)印刷及出版法令調查這些落網嫌犯。
1994年8月5日將是澳爾根的存亡日子。這一天,全國宗教裁決理事會(National Fatwa Council)將會針對是否要全面禁止澳爾根的活動作出裁決。有關決定一旦成為事實,政府將會以七大法令對付澳爾根。
這七大法令是:(一)在秘密社團法令下被控非法集會、(二)在社團法令下被控無註冊、(三)在教育法令下被控無准證經營宗教學校及小學、(四)在印刷及出版法下被控無准證印刷小冊子及定期性刊物、(五)在貿易說明法令下被控商品未標價、(六)在價值管制法令下被控出售物品及(七)在國家影片發展局法令下被控製作錄影帶。
下週預告:動向備受矚目的澳爾根首腦阿沙哈里,在泰國自我流亡7年。當他的簽證到期時,泰國內政部下令限他在七天內離境。
Tuesday, September 20, 2011
神秘組織澳爾根(三)
第三集
澳爾根疑在泰國建軍
回教中心擁照片證據
首相署回教中心於1994年6月揭發澳爾根(Al-Arqam)在泰國曼谷秘密練軍的消息公諸於世後,立時引起民眾的嘩然與關注。
這個中心的時任總監再納阿比汀(Zainal Abidin)更進一步揭露澳爾根的軍隊稱之為“凱旋之軍”,其終極目標是要通過武力迫使大馬成為回教國。
再納阿比汀聲稱回教中心是從一些小冊子及錄影帶等媒介中收集證據,並掌握了澳爾根的一舉一動。他更指澳爾根志在使大馬成為亞洲“回教榮譽”之邦的根基地,然後再擴展至全世界。
他也宣稱回教中心擁有證據證明澳爾根成立的“凱旋之軍”並非無稽之談。回教中心掌握的一些照片顯示這支軍隊的隊員,正騎在馬背上操軍。
這次的大揭秘引起政府各方的關注。時任首相兼內政部長馬哈迪坦言澳爾根成立軍隊之舉,已威脅到國家的安全。他聲明若情形惡化,政府將會毫不猶疑採取行動對付。
內政部也針對此事要求泰國協助調查及監督澳爾根的活動。副內政部長梅格朱聶親自會見泰國副外交部長蘇林博士時,獲得泰國保證會提供澳爾根活動的情報,因為泰國本身也擔心有關的活動會導致泰南回教徒的分裂。
馬泰兩國的合作被視為極之重要,因為幾年來,澳爾根首腦阿沙哈里一直都藏身在泰國。
阿沙哈里能夠長久在泰國逗留,內政部懷疑移民局內有澳爾根的同情者替他更新護照。故此,隨著阿沙哈里的護照期滿後,梅格朱聶下令移民局必須規定要阿沙哈里親身回國辦理更新手續。
有關澳爾根在泰國成立軍隊之說,泰國政府矢言會進行調查。過後不久,泰國駐大馬大使蘇拉蓬發表官方聲明,表示沒有證據支持澳爾根組織的軍隊,有在曼谷接受訓練的說法。
與此同時,澳爾根在瓜拉丁加奴分發給信徒的傳單中,否認成立“凱旋之軍”之說,同時聲稱回教中心的指責足以影響馬泰兩國的聯系。這個組織甚至挑戰政府派員到泰國,以指出有關軍隊訓練的地點。
在事情鬧得喧喧嚷嚷之際,澳爾根的資產引起關注。時任國內貿易與消費部長阿布哈山(Abu Hassan)更指示部門官員徹查澳爾根集團所生產的產品,以鑑定其合法性。
澳爾根建立的商業王國相當驚人。她在18個歐亞國家都設有業務活動中心,涉及的業務層面廣泛,包括飼魚業、畜牧、食品加工、電腦、娛樂、市場行銷、迷你市場、汽車維修、旅遊等等,總資產據知有3億令吉之多。
澳爾根的資產讓政府大為置疑之時,阿沙哈里的一名隨從阿芝哈(澳爾根的吉蘭丹州公關)露面,述說澳爾根的財務來源及組織詳情之餘,也揭開首腦阿沙哈里的神秘面紗。
在柔州麻坡中化獨中畢業的阿芝哈(時年32歲),是在家人同意下投靠澳爾根擔任高職。他解釋這個組織的命名來歷時,披露Al-Arqam的正確中文名乃是“澳爾根”。
據阿芝哈透露,澳爾根的雄厚商業資金,大部份是由廣大的支持者捐獻,而澳爾根也擁有一個最低額數目的個人投資。他們都是以合作方式集資進行商務,同時大部份的投資者都沒有收回投資利潤,而這些利潤則用作再投資用途。
她在大馬擁有六千多名在組織內擔任職務的忠貞份子,而組織印發的月刊銷量達10萬份。這也說明,澳爾根擁有超過10萬名的支持者。
在組織方面,澳爾根的結構體系設有財政、內部事務、貿易、教育、外交、衛生及宣傳等部門,宛如政府內閣一樣。另外,在大馬的13個州屬,澳爾根也制定各州的領導人,扮演著有如各州州務大臣的一般角色。
在眾信徒眼中,阿沙哈里乃被視為“教父”,他們尊稱他為Abuya。阿沙哈里擁有4名妻子及卅多名孩子。這些妻妾都是澳爾根的成員,她們嫁給阿沙哈里之前,乃是阿沙哈里的文書助手。其中一妻是擔任他的秘書,另三妻則負責草擬講稿、安排節目及料理起居事務。
阿沙哈里每次周遊列國時,他的身邊至少有兩名妻妾同行。
下週預告:眾多澳爾根信徒之中,最受人側目者乃是前副首相嘉化峇峇之子淡寧嘉化。當時擔任馬六甲峇株安南區國會議員的淡寧嘉化,於1994年7月初公開承認他是澳爾根的成員。
澳爾根疑在泰國建軍
回教中心擁照片證據
首相署回教中心於1994年6月揭發澳爾根(Al-Arqam)在泰國曼谷秘密練軍的消息公諸於世後,立時引起民眾的嘩然與關注。
這個中心的時任總監再納阿比汀(Zainal Abidin)更進一步揭露澳爾根的軍隊稱之為“凱旋之軍”,其終極目標是要通過武力迫使大馬成為回教國。
再納阿比汀聲稱回教中心是從一些小冊子及錄影帶等媒介中收集證據,並掌握了澳爾根的一舉一動。他更指澳爾根志在使大馬成為亞洲“回教榮譽”之邦的根基地,然後再擴展至全世界。
他也宣稱回教中心擁有證據證明澳爾根成立的“凱旋之軍”並非無稽之談。回教中心掌握的一些照片顯示這支軍隊的隊員,正騎在馬背上操軍。
這次的大揭秘引起政府各方的關注。時任首相兼內政部長馬哈迪坦言澳爾根成立軍隊之舉,已威脅到國家的安全。他聲明若情形惡化,政府將會毫不猶疑採取行動對付。
內政部也針對此事要求泰國協助調查及監督澳爾根的活動。副內政部長梅格朱聶親自會見泰國副外交部長蘇林博士時,獲得泰國保證會提供澳爾根活動的情報,因為泰國本身也擔心有關的活動會導致泰南回教徒的分裂。
馬泰兩國的合作被視為極之重要,因為幾年來,澳爾根首腦阿沙哈里一直都藏身在泰國。
阿沙哈里能夠長久在泰國逗留,內政部懷疑移民局內有澳爾根的同情者替他更新護照。故此,隨著阿沙哈里的護照期滿後,梅格朱聶下令移民局必須規定要阿沙哈里親身回國辦理更新手續。
有關澳爾根在泰國成立軍隊之說,泰國政府矢言會進行調查。過後不久,泰國駐大馬大使蘇拉蓬發表官方聲明,表示沒有證據支持澳爾根組織的軍隊,有在曼谷接受訓練的說法。
與此同時,澳爾根在瓜拉丁加奴分發給信徒的傳單中,否認成立“凱旋之軍”之說,同時聲稱回教中心的指責足以影響馬泰兩國的聯系。這個組織甚至挑戰政府派員到泰國,以指出有關軍隊訓練的地點。
在事情鬧得喧喧嚷嚷之際,澳爾根的資產引起關注。時任國內貿易與消費部長阿布哈山(Abu Hassan)更指示部門官員徹查澳爾根集團所生產的產品,以鑑定其合法性。
澳爾根建立的商業王國相當驚人。她在18個歐亞國家都設有業務活動中心,涉及的業務層面廣泛,包括飼魚業、畜牧、食品加工、電腦、娛樂、市場行銷、迷你市場、汽車維修、旅遊等等,總資產據知有3億令吉之多。
澳爾根的資產讓政府大為置疑之時,阿沙哈里的一名隨從阿芝哈(澳爾根的吉蘭丹州公關)露面,述說澳爾根的財務來源及組織詳情之餘,也揭開首腦阿沙哈里的神秘面紗。
在柔州麻坡中化獨中畢業的阿芝哈(時年32歲),是在家人同意下投靠澳爾根擔任高職。他解釋這個組織的命名來歷時,披露Al-Arqam的正確中文名乃是“澳爾根”。
據阿芝哈透露,澳爾根的雄厚商業資金,大部份是由廣大的支持者捐獻,而澳爾根也擁有一個最低額數目的個人投資。他們都是以合作方式集資進行商務,同時大部份的投資者都沒有收回投資利潤,而這些利潤則用作再投資用途。
她在大馬擁有六千多名在組織內擔任職務的忠貞份子,而組織印發的月刊銷量達10萬份。這也說明,澳爾根擁有超過10萬名的支持者。
在組織方面,澳爾根的結構體系設有財政、內部事務、貿易、教育、外交、衛生及宣傳等部門,宛如政府內閣一樣。另外,在大馬的13個州屬,澳爾根也制定各州的領導人,扮演著有如各州州務大臣的一般角色。
在眾信徒眼中,阿沙哈里乃被視為“教父”,他們尊稱他為Abuya。阿沙哈里擁有4名妻子及卅多名孩子。這些妻妾都是澳爾根的成員,她們嫁給阿沙哈里之前,乃是阿沙哈里的文書助手。其中一妻是擔任他的秘書,另三妻則負責草擬講稿、安排節目及料理起居事務。
阿沙哈里每次周遊列國時,他的身邊至少有兩名妻妾同行。
下週預告:眾多澳爾根信徒之中,最受人側目者乃是前副首相嘉化峇峇之子淡寧嘉化。當時擔任馬六甲峇株安南區國會議員的淡寧嘉化,於1994年7月初公開承認他是澳爾根的成員。
Sunday, September 11, 2011
神秘組織澳爾根(二)
第二集
澳爾根首腦被稱天父
怪異事件添增神秘色彩
澳爾根(Al-Arqam)私設電台的“罪名”雖然獲得平反,惟在當局調查後證實,她卻是一個沒有在1966年社團法令或宗教條例下註冊的團體。換言之,她乃是一個不合法的組織。
自從澳爾根的活動曝光後,政府除了禁止她所出版的刊物及設立專案小組監視她的動向之外,一直都沒有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以致有傳言指政府“怕了”這個組織。
政府真的“怕了”澳爾根?非也!據時任首相署副部長阿都哈密(Abdul Hamid)當時的解釋,政府不想動用強硬手法,是因有所“顧忌”。倘若政府立刻嚴禁澳爾根,極之可能會引起強大的反彈,從而使到社會動盪不安,而這正是政府不想看到的後果,所以需要一些時間處理。
與此同時,時任首相馬哈迪也另有說法。他言明除非有證據證明澳爾根首腦阿沙哈里有涉及犯罪活動,否則政府不會採取逮捕行動,因為這涉及宗教問題。
1992年3月杪,有報導指匿藏在泰國的阿沙哈里會在近期返回大馬。隨後不久,外表看似寧靜及與世無爭的澳爾根“自給自足”社區,傳出兩宗怪異之事。
其中一宗是在該年的6月中旬,發生在甘榜雙溪本查拉(Sungai Penchala)大本營。一名5歲小女孩被一名曾在馬來亞大學深造的學生(約卅歲),揮刀砍傷頸部。過後她在馬大醫院經過5個多小時搶救後,渡過一劫。
這名行兇者原本是來自霹靂州安順,惟自1987年開始,他就居住在甘榜雙溪本查拉。事發當晚約7時30分,行兇者突然發狂將在屋外玩耍的女孩強拖入澳爾根的行政辦公室,揮刀將她砍傷,幸村民及時救援,制伏行兇者後再將女孩送往醫院。
這宗血案引起回教事務局的關注。由於澳爾根背景特殊,所以回教事務局要深入了解行兇者是因為精神有問題引起殺機,或是因為對宗教過度狂熱而失去理性。
掌管回教事務的阿都哈密當時的反應是:“如果此案證實是因為對宗教太過狂熱而造成的話,這將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宗教局有必要採取行動……。”
另一宗怪異事件是於8月間傳出。當時,衛生部揭發接到至少6宗小孩患上小兒麻痺症的病例,而這些患病小孩都是來自居住在澳爾根“自給自足”社區的家庭。
衛生部從這些病例中相信有眾多澳爾根的信徒,沒有將嬰孩送往醫院接受各種疫苗接種的注射,因為自八十年代政府規定所有嬰孩都必須依照時間表注射疫苗接種後,小兒麻痺症已在我國絕跡。
澳爾根信徒的多名孩子患上此症,說明了有不少的澳爾根信徒基於他們追隨的教義,拒讓孩子接受疫苗接種。
這兩宗怪異事件的相繼而至,為澳爾根這個詭異組織,增添了更濃厚的神秘色彩。較早前報導指阿沙哈里將會返回大馬,過後證實只是傳言。
踏入1994年6月,時任副內政部長梅格朱聶(Megat Junid)作出驚人揭露,指澳爾根的活動已達到“分裂回教徒和破壞國家”的地步,因此政府隨時都可能扣留這個狂熱組織的領袖。
副部長也揭露澳爾根的追隨者已把他們的領袖奉為神,同時也認為他們的領導人阿沙哈里是治理我國行政的最佳人選。這些追隨者甚至尊稱阿沙哈里為“天父”,完全遵照阿沙哈里的吩咐行事。
梅格朱聶當時認為這樣的情況足以造成馬來人之間出現緊張氣氛,並也令到非回教徒產生恐懼,足以破壞國家的安定。
緊接著,首相署回教中心又爆新料,時任總監再納阿比汀(Zainal Abidin)揭露澳爾根已成立一支313人軍隊“保護”她的首腦,而督軍者正是阿沙哈里。這支軍隊的操
練地點,是在泰國的曼谷。
異端組織在外國建軍,非同小可。時任外交部長阿都拉巴達威(Abdullah Badawi)對此大表震驚之餘,也聲稱會要求泰國給予外交上的合作,依據“不傷害任何一國之感受”處理這個問題。
下週預告:首相署回教中心揭發澳爾根在泰國曼谷秘密練軍後,更進一步揭露澳爾根的軍隊稱之為“凱旋之軍”,其終極目標是要通過武力迫使大馬成為回教國。
澳爾根首腦被稱天父
怪異事件添增神秘色彩
澳爾根(Al-Arqam)私設電台的“罪名”雖然獲得平反,惟在當局調查後證實,她卻是一個沒有在1966年社團法令或宗教條例下註冊的團體。換言之,她乃是一個不合法的組織。
自從澳爾根的活動曝光後,政府除了禁止她所出版的刊物及設立專案小組監視她的動向之外,一直都沒有採取更進一步的行動,以致有傳言指政府“怕了”這個組織。
政府真的“怕了”澳爾根?非也!據時任首相署副部長阿都哈密(Abdul Hamid)當時的解釋,政府不想動用強硬手法,是因有所“顧忌”。倘若政府立刻嚴禁澳爾根,極之可能會引起強大的反彈,從而使到社會動盪不安,而這正是政府不想看到的後果,所以需要一些時間處理。
與此同時,時任首相馬哈迪也另有說法。他言明除非有證據證明澳爾根首腦阿沙哈里有涉及犯罪活動,否則政府不會採取逮捕行動,因為這涉及宗教問題。
1992年3月杪,有報導指匿藏在泰國的阿沙哈里會在近期返回大馬。隨後不久,外表看似寧靜及與世無爭的澳爾根“自給自足”社區,傳出兩宗怪異之事。
其中一宗是在該年的6月中旬,發生在甘榜雙溪本查拉(Sungai Penchala)大本營。一名5歲小女孩被一名曾在馬來亞大學深造的學生(約卅歲),揮刀砍傷頸部。過後她在馬大醫院經過5個多小時搶救後,渡過一劫。
這名行兇者原本是來自霹靂州安順,惟自1987年開始,他就居住在甘榜雙溪本查拉。事發當晚約7時30分,行兇者突然發狂將在屋外玩耍的女孩強拖入澳爾根的行政辦公室,揮刀將她砍傷,幸村民及時救援,制伏行兇者後再將女孩送往醫院。
這宗血案引起回教事務局的關注。由於澳爾根背景特殊,所以回教事務局要深入了解行兇者是因為精神有問題引起殺機,或是因為對宗教過度狂熱而失去理性。
掌管回教事務的阿都哈密當時的反應是:“如果此案證實是因為對宗教太過狂熱而造成的話,這將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宗教局有必要採取行動……。”
另一宗怪異事件是於8月間傳出。當時,衛生部揭發接到至少6宗小孩患上小兒麻痺症的病例,而這些患病小孩都是來自居住在澳爾根“自給自足”社區的家庭。
衛生部從這些病例中相信有眾多澳爾根的信徒,沒有將嬰孩送往醫院接受各種疫苗接種的注射,因為自八十年代政府規定所有嬰孩都必須依照時間表注射疫苗接種後,小兒麻痺症已在我國絕跡。
澳爾根信徒的多名孩子患上此症,說明了有不少的澳爾根信徒基於他們追隨的教義,拒讓孩子接受疫苗接種。
這兩宗怪異事件的相繼而至,為澳爾根這個詭異組織,增添了更濃厚的神秘色彩。較早前報導指阿沙哈里將會返回大馬,過後證實只是傳言。
踏入1994年6月,時任副內政部長梅格朱聶(Megat Junid)作出驚人揭露,指澳爾根的活動已達到“分裂回教徒和破壞國家”的地步,因此政府隨時都可能扣留這個狂熱組織的領袖。
副部長也揭露澳爾根的追隨者已把他們的領袖奉為神,同時也認為他們的領導人阿沙哈里是治理我國行政的最佳人選。這些追隨者甚至尊稱阿沙哈里為“天父”,完全遵照阿沙哈里的吩咐行事。
梅格朱聶當時認為這樣的情況足以造成馬來人之間出現緊張氣氛,並也令到非回教徒產生恐懼,足以破壞國家的安定。
緊接著,首相署回教中心又爆新料,時任總監再納阿比汀(Zainal Abidin)揭露澳爾根已成立一支313人軍隊“保護”她的首腦,而督軍者正是阿沙哈里。這支軍隊的操
練地點,是在泰國的曼谷。
異端組織在外國建軍,非同小可。時任外交部長阿都拉巴達威(Abdullah Badawi)對此大表震驚之餘,也聲稱會要求泰國給予外交上的合作,依據“不傷害任何一國之感受”處理這個問題。
下週預告:首相署回教中心揭發澳爾根在泰國曼谷秘密練軍後,更進一步揭露澳爾根的軍隊稱之為“凱旋之軍”,其終極目標是要通過武力迫使大馬成為回教國。
Wednesday, September 7, 2011
神秘組織澳爾根(一)
第一集
澳爾根宣揚異端教義
進軍各行業資產達3億
在民眾眼里,澳爾根(Al-Arqam)是一個神秘及詭異的組織,但在執政當局尤其是巫統的眼中,她卻是一個宣揚異端教義的邪教團體。
澳爾根是於1968年,由當時年方30餘的傳教士阿沙哈里(Ashaari Muhammad)創辦。廿多年後進入九十年代,這個組織日益壯大,在大馬國內擁有48個信徒自建的“自給自足”居住社區,其中一個最大的社區,座落在吉隆坡鄰近的甘榜雙溪本查拉(Sungai Penchala)。
雙溪本查拉社區建於1972年,地區偏僻,佔地約2公頃。信徒在這裡過著原始般的樸素生活,並有著本身建設的學校,強調修身養性的精神生活,似乎遠離榮華的塵世。在組織不斷擴大之後,這個社區成為了澳爾根的大本營總部。
澳爾根信徒的生活方式,看似與世無爭,但是在商界裡她卻是一支異軍,自七十年代中期就開始進軍各行業務,大展拳腳。
她擁有的屬下公司多達22家,業務遍布全球包括汶萊、印尼、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洲、法國、德國、英國、巴基斯坦、約旦、埃及和美國等,資產超過3億令吉。
她涉足的業務多樣化,單在大馬就參與22個商業領域,包括擁有56間工廠、52間雜貨店、20間迷你市場、18間餐館、36間書店、21間服裝店及12間汽車維修廠。同時,她在全世界都擁有支持者,單在大馬就有一萬名之眾。
澳爾根當初的創立宗旨,原本是要協助信徒提升個人的宗教精神和接近真主阿拉。不過,在後期卻成為創辦人阿沙哈里搞個人崇拜主義的工具。
澳爾根宣揚的異端教義,在八十年代末(1989年)引起關注,而Al-Arqam這個名稱開始在國會上議院曝光。當時,一名女上議員在辯論議案時,就提醒外交部、內政部和移民局監視澳爾根首腦阿沙哈里的動向。
這名女議員艾倫(Ainon Ariffin)直指阿沙哈里經常到海外宣揚教義,而其追隨者則在本地活動。她也透露曾接獲一些女學生投訴,指被逼日以繼夜的參與這個組織的宗教講座,令到學生無時間做學校功課。
其實,澳爾根的活動早在內政部監視之中。時任副內政部長梅格朱聶(Megat Junid)在回答上議員的提問時,表示政府已吊銷澳爾根出版的5本雜誌及書籍,同時也密切關注著澳爾根的傳教活動。
隨後,大馬政府基於澳爾根“崇拜伊拉克總統沙達胡申”及“破壞回教和諧”為由,再度下令禁止澳爾根派系在政府部門進行任何形式的活動。
正當澳爾根備受大馬政府關注之餘,印尼政府也採取類似行動,宣佈禁止澳爾根出版的4本書籍, 理由是有關著作足以損害印尼與外國的良好關係。
與此同時,印尼的蘇門答腊高等法庭基於該國宗教理事會發出的禁令而發出庭令,不准阿沙哈里入境。
當時,人在新加坡的阿沙哈里就印尼法庭的宣判,在新加坡的樟宜澳爾根總部接受印尼一份雜誌訪談時,否認涉及宣揚異端教義。
阿沙哈里聲稱他於兩年前(1988年4月)離開大馬,主要是到其他國家傳教。
澳爾根的動向,初期只是受到馬來文及英文報章的廣泛報導,中文報章只是依照一般新聞簡單處理。
1991年10月,有報導作驚人揭露,指澳爾根在雙溪本查拉總部設有一個命為“Al-Arqam的電台擴播站”,而警方也依據有關的報導,派員前往雙溪本查拉調查。
事後澳爾根發表聲明,承認這只是他們設立的擴播室,以擴放宗教歌曲娛樂甘榜居民,並不是報導所指是一個利用通訊儀器的非法電台。
月餘後,時任新聞部長莫哈末拉末也證實,澳爾根只是使用一個擴音器的“PA系統”,傳播其宗教教義,並不是所謂的Al-Arqam電台。由於此舉沒有抵觸擴播條例,所以新聞部沒有對這個組織採取行動。
下週預告:澳爾根私設電台的“罪名”雖然獲得平反,惟在當局調查後證實,她卻是一個沒有在1966年社團法令或宗教條例下註冊的團體。換言之,她乃是一個不合法的組織。
澳爾根宣揚異端教義
進軍各行業資產達3億
在民眾眼里,澳爾根(Al-Arqam)是一個神秘及詭異的組織,但在執政當局尤其是巫統的眼中,她卻是一個宣揚異端教義的邪教團體。
澳爾根是於1968年,由當時年方30餘的傳教士阿沙哈里(Ashaari Muhammad)創辦。廿多年後進入九十年代,這個組織日益壯大,在大馬國內擁有48個信徒自建的“自給自足”居住社區,其中一個最大的社區,座落在吉隆坡鄰近的甘榜雙溪本查拉(Sungai Penchala)。
雙溪本查拉社區建於1972年,地區偏僻,佔地約2公頃。信徒在這裡過著原始般的樸素生活,並有著本身建設的學校,強調修身養性的精神生活,似乎遠離榮華的塵世。在組織不斷擴大之後,這個社區成為了澳爾根的大本營總部。
澳爾根信徒的生活方式,看似與世無爭,但是在商界裡她卻是一支異軍,自七十年代中期就開始進軍各行業務,大展拳腳。
她擁有的屬下公司多達22家,業務遍布全球包括汶萊、印尼、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洲、法國、德國、英國、巴基斯坦、約旦、埃及和美國等,資產超過3億令吉。
她涉足的業務多樣化,單在大馬就參與22個商業領域,包括擁有56間工廠、52間雜貨店、20間迷你市場、18間餐館、36間書店、21間服裝店及12間汽車維修廠。同時,她在全世界都擁有支持者,單在大馬就有一萬名之眾。
澳爾根當初的創立宗旨,原本是要協助信徒提升個人的宗教精神和接近真主阿拉。不過,在後期卻成為創辦人阿沙哈里搞個人崇拜主義的工具。
澳爾根宣揚的異端教義,在八十年代末(1989年)引起關注,而Al-Arqam這個名稱開始在國會上議院曝光。當時,一名女上議員在辯論議案時,就提醒外交部、內政部和移民局監視澳爾根首腦阿沙哈里的動向。
這名女議員艾倫(Ainon Ariffin)直指阿沙哈里經常到海外宣揚教義,而其追隨者則在本地活動。她也透露曾接獲一些女學生投訴,指被逼日以繼夜的參與這個組織的宗教講座,令到學生無時間做學校功課。
其實,澳爾根的活動早在內政部監視之中。時任副內政部長梅格朱聶(Megat Junid)在回答上議員的提問時,表示政府已吊銷澳爾根出版的5本雜誌及書籍,同時也密切關注著澳爾根的傳教活動。
隨後,大馬政府基於澳爾根“崇拜伊拉克總統沙達胡申”及“破壞回教和諧”為由,再度下令禁止澳爾根派系在政府部門進行任何形式的活動。
正當澳爾根備受大馬政府關注之餘,印尼政府也採取類似行動,宣佈禁止澳爾根出版的4本書籍, 理由是有關著作足以損害印尼與外國的良好關係。
與此同時,印尼的蘇門答腊高等法庭基於該國宗教理事會發出的禁令而發出庭令,不准阿沙哈里入境。
當時,人在新加坡的阿沙哈里就印尼法庭的宣判,在新加坡的樟宜澳爾根總部接受印尼一份雜誌訪談時,否認涉及宣揚異端教義。
阿沙哈里聲稱他於兩年前(1988年4月)離開大馬,主要是到其他國家傳教。
澳爾根的動向,初期只是受到馬來文及英文報章的廣泛報導,中文報章只是依照一般新聞簡單處理。
1991年10月,有報導作驚人揭露,指澳爾根在雙溪本查拉總部設有一個命為“Al-Arqam的電台擴播站”,而警方也依據有關的報導,派員前往雙溪本查拉調查。
事後澳爾根發表聲明,承認這只是他們設立的擴播室,以擴放宗教歌曲娛樂甘榜居民,並不是報導所指是一個利用通訊儀器的非法電台。
月餘後,時任新聞部長莫哈末拉末也證實,澳爾根只是使用一個擴音器的“PA系統”,傳播其宗教教義,並不是所謂的Al-Arqam電台。由於此舉沒有抵觸擴播條例,所以新聞部沒有對這個組織採取行動。
下週預告:澳爾根私設電台的“罪名”雖然獲得平反,惟在當局調查後證實,她卻是一個沒有在1966年社團法令或宗教條例下註冊的團體。換言之,她乃是一個不合法的組織。
Subscribe to:
Posts (Atom)